空间管理和能源管理已成为物业服务B端客户的关键业务抓手

调研数据显示,在2025年的行政各模块外包需求中,能源管理和空间管理的增长幅度最为显著,分别达到了11%和12%,从百强物业服务企业的布局情况来看,超过30%的企业已经在能源管理和空间管理业务上进行了深度布局。例如:

 

行政模块外包

 

保利物业在2024年与清华大学技术团队合作,推出了IEIM综合能源智慧管理体系,并在保利国际广场的节能改造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成果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的资产更新率达到68%,节能率达到38%,单年的节能费用达到164万元,同时实现了智慧照明和智慧水泵100%的改造。

 

新大正提出了“柔性服务=标准化模块×定制化配置”的理念,强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采用数字化、模块化、协同化和弹性化的手段构建柔性供应链保障体系,旨在创建一个共创共赢的行政服务生态圈。

 

万物梁行则通过提供预见性的方案,在动线调整、施工美化及租户沟通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以减少对项目运营和租户体验的影响,确保资产升级过程平稳过渡,助力提升项目的整体价值。

 

百强物企能源布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克而瑞物管整理

 

长期来看,优化招采模式可能是破解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延长采购年限。通过拉长采购周期,可以显著增加对物业基础设施如人力、机械设备及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从而使得这些初期较高的成本能够在更长时间内得到摊销。这种方式有助于实现长期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并为持续的服务质量改进提供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引入灵活用工机制。这种方法更加符合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与传统的“数人头”管理模式相比,灵活用工更注重结果导向和服务效果,允许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动态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例如,通过人员复用和跨项目调配等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确保服务质量不受影响。

 

在各类甲方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助力甲方消化产能、以价值交换的方式获取业务,正成为拓展市场的重要路径之一。从企业实践来看,通常有两种主要方式:

 

途径一:直接购买或入驻。物业企业通过采购甲方产品或服务、或以入驻形式帮助甲方盘活资源,从而换取项目合作机会。例如,部分物企根据自身运营需求向车企甲方采购车辆用于日常使用,以此换取物业服务项目的承接;面对产业园区类甲方空置率较高的情况,物企也可通过将分公司注册落地园区,帮助甲方实现招商指标,进而换取服务机会。

 

途径二:担任中介角色。物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协助甲方进行招商、销售等环节的推动,实现双向赋能。例如,保利物业在2024年第一季度成功帮助中国航油科技信息基地完成招商去化2000㎡;康桥悦生活也积极参与甲方招商工作,提升园区使用效率。此外,碧桂园服务与神龙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助其销售旗下汽车产品,不仅助力甲方去库存,也为自身获取物业服务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甲方企业加速产能出海的背景下,部分物业服务企业通过“跟随甲方走出去”的策略,积极推动后勤服务的全球化协同。例如,特发服务自2017年起跟随华为,在非洲刚果(金)设立全资子公司,承接其当地自建基地的IFM(综合设施管理)服务项目;2022年又在安哥拉罗安达设立子公司,继续为华为提供海外后勤保障服务。

创建时间:2025-08-20 13:29
首页    物业百科    空间管理和能源管理已成为物业服务B端客户的关键业务抓手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