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研究院举办的物业服务未来五年升级之路线上分享会,看看都有哪些观点!

2025年9月25日,中指研究院举办了“战略驱动,标准赋能:物业服务未来五年升级之路”线上分享会,那么会上都分享了哪些观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物业观点分享

古超(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发表观点:

在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大背景下,物业管理行业的增量空间逐渐缩小,已慢慢进入存量发展时代。从数据上来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持续减少,2024年创新低约为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58%;2024年全国竣工面积约7.3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70%;存量市场依然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管理规模达314亿平方米,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375亿平方米。

 

当然在“增量+存量”的市场逻辑下,物业管理行业也面临了多重挑战。(1)营收增速持续放缓:2024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均值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较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2)管理面积增速进一步下降:截至2024年底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为694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大幅下降4.03个百分点;合约面积均值为884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下降1.15个百分点。(3)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下探:2024年,百强企业毛利率均值为19.87%,较上年下降0.98个百分点;净利率均值为4.98%,首次降至5%以下,较上年下降0.43个百分点。(4)创新型业务业务板块收入整体出现下滑:2024年,百强企业创新型服务收入均值为0.39亿元,同比下降6.23%。

 

未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环境转变,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逻辑也由“规模至上”逐渐转变为“效益优先”。一方面,物业企业应摒弃过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专注于优势区域,做好自身更擅长的业务。另一方面,房屋前期设计建设决定品质下限,而好服务则拔高了品质的上限,物业企业明确将服务品质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聚焦于服务精细化、服务差异化、服务智慧化、服务价值化。

 

张曼(中指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发表观点: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标准化大致历经了五个阶段:1981-1995年为探索构建期,标准化建设几乎空白;1996-2007年为快速发展期,物企开始引入ISO等国际标准体系;2008-2011年进入技术赋能期,信息技术让标准化动作更方便快捷;2012年后步入多元落地期,标准化向更多业态和服务内容扩展,注重客户体验;2025年后,AI将推动标准化进入“数据智能”新阶段,实现精准人机协同。

 

在行业竞争加剧、内卷严重的背景下,回归服务本质,注重标准化建设成为物业企业的发展共识。标准化可以通过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可量化的指标,确保输出的服务具备一致性和可预测性,有利于保障服务品质,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业主满意度,强化品牌建设。

 

然而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仍面临三个主要问题。第一,重建设、轻思考,标准同质化:盲目照搬借鉴,难以适配不同项目;第二,重制定、轻执行,标准不落地:标准化建设容易流于形式;第三,重管理、轻体验,业主对标准感知不明显:标准过于侧重流程和规范的设定,甚至是包装和宣传,没有充分考虑业主的实际需求和感受。

 

对于物业服务而言,标准、服务、产品和品牌是高度关联的,物企进行标准化建设,本质上是“服务标准化,标准产品化、产品品牌化”的过程。服务标准化的成果主要聚焦服务的执行层面,精细化操作标准和流程。标准产品化聚焦于标准化体系的打造,服务分级设计,形成不同的产品体系。

 

创建时间:2025-09-26 14:50
首页    行业动态    中指研究院举办的物业服务未来五年升级之路线上分享会,看看都有哪些观点!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