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住建联合七部门发布全国首份小区执法清单,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

2025年10月12日,江苏泰州住建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七部门发布的住宅小区行政执法清单,为长期陷入权责困境的物业行业投下了一道“曙光”。这份涵盖35项执法内容的清单,首次以制度化形式厘清了多部门在小区治理中的职责边界,不仅让业主“找对门、办对事”,更让物业企业从“全能管家”的错位定位中解脱,实现了治理责任的科学归位。

 

对物业企业而言,这份清单最直接的价值是破解了“权责倒挂”的行业痛点。

 

小区执法清单

 

长期以来,物业作为小区日常管理的“第一触点”,常被推到矛盾解决的最前沿,却缺乏执法权这一核心手段。业主反映高空抛物,物业只能口头劝阻却无力追责;发现违规搭建,多次沟通无果后仍无强制处置权,最终反而因“管理不力”遭到其他业主投诉。某泰州物业负责人坦言,此前团队80%的精力都耗在“协调扯皮”上,明明不属于服务范畴的执法问题,却因权责模糊不得不“扛下来”。

 

清单通过精准划分责任主体,为物业卸下了“不该扛的担子”。清单明确住建部门管公共收益列账、房屋承重结构破坏等11项事务,公安部门担责高空抛物、烈性犬饲养等9类问题,消防部门负责消防通道占用等4项执法,城管、环保等部门也各有明确分工。这种“清单式管理”让物业终于能清晰回应业主诉求:“您反映的噪音问题,我们已劝阻无效,按清单规定已书面报告公安部门,正在跟进处置。”这种回应不再是推诿,而是有制度依据的规范流程。

 

更深层看,清单重构了“物业巡查-部门执法”的协同机制,让治理形成闭环。以往物业“报告无门、反馈无果”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违规问题因部门间“踢皮球”陷入僵局。此次清单不仅明确“谁来管”,更强化了“怎么联动”——要求物业履行“巡查、劝阻、报告”的法定职责,且报告需书面存档,各部门必须及时处置。这与多地推行的物业履职规范一脉相承,将物业的“前端发现”与部门的“后端执法”紧密衔接,比如针对占用消防通道问题,物业巡查发现后,可直接对接消防部门按规定处罚,无需再陷入无效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减负”不等于“减责”,而是推动物业回归服务本质。清单明确物业需建立规范的巡查台账、留存劝阻证据、及时书面报告,这些要求将物业工作从“模糊管理”推向“精细化履职”。此前行业中存在的“服务差-收费难-服务更差”的恶性循环,根源之一就是责任边界不清。如今物业可将从“扯皮”中解放的精力,投入到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等核心服务中,这正是清单对行业发展的长远价值所在。

 

泰州这份清单的探索意义,更在于为全国小区治理提供了“权责清晰化”的范本。当前物业纠纷中,超三成源于“责任归属不明”,从公共收益侵占到违规装修管控,类似问题在各地反复上演。泰州通过多部门协同出台清单,将分散在各法规中的执法责任整合落地,这种“系统治理”思维,为破解小区治理“碎片化”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从行业发展视角看,这份清单是物业行业从“被动背锅”到“主动履职”的转折点。它既给物业卸下了执法权缺失带来的履职困境,又以制度形式明确了服务边界与责任底线。当物业不必再为“管不了的事”焦虑,就能真正聚焦“该做好的事”,这不仅能提升业主满意度,更能推动整个行业走向“服务专业化、责任清晰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泰州的这一举措,无疑为全国物业行业的治理升级打开了新的思路。

 

创建时间:2025-10-15 09:11
首页    物业百科    江苏泰州住建联合七部门发布全国首份小区执法清单,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