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价比是物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2024年各地物业费限价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相继掀起物业费调价潮。截至目前,围绕物业费降价、物业服务标准的争议仍在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行业深度思考。然而,过度降价的热潮、物企之间的低价竞争,以及“带资进场”等变相“竞价”的行为,将价格竞争凌驾于服务品质竞争之上,最终会导致行业的发展背离“质价相符”的行业生态,陷入“价格下降”→“服务下降”→“价格再下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图:物业企业“低质低价”循环

物业企业“低质低价”循环

 

从内容与发布机构来看,《公告》事实上适用于所有存在价格无序竞争的市场,并非单独针对物业管理行业而发布。然而,物业费定价刚好是当下困扰物业行业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公告》的出台对物业管理行业完善定价机制具备积极的意义,也是对当下行业过于关注低价竞争的一次有意义的纠偏,有助于推动市场重新回归重视服务品质的良性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物业管理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优价”与“提质”的并行推进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法则。当业主对服务价值的审视日益严苛,高性价比正成为物业企业核心的竞争能力。它既非低价倾销,也非奢侈堆料,而是以科学管理实现服务升级与成本优化的动态平衡,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释放更多资源用于服务品质建设,进而优化业主体验,最终提升业主的满意度和项目的收缴率、续约率,提升物业企业的溢价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图:物业企业“高性价比”服务良性循环机制

物业企业“高性价比”服务良性循环机制

通过服务创新和技术赋能提升服务质量,有助于物业企业跳脱低价低质循环,实现价格与价值的动态适配。由于物业管理项目需要承担包括人力、设施维护、清洁卫生、绿化养护、办公费用、保险费用等多种成本,仅从降低价格入手并不代表着实现“质价相符”,过度降价会极大地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项目可能陷入“低收费—低质量”恶性循环。

创建时间:2025-10-20 10:52
首页    物业百科    高性价比是物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