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基层岗位革新大力推进,人均净利润为2.07万元/人

回顾2023年,上市物业企业虽在组织效能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提升幅度有限。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企业管理费率的下降,平均降至10.22%,比前一年减少了0.56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成效。

 

上市物企管理费率

 

与此同时,企业的人均效益指标呈现积极态势,人均营业收入与人均净利润分别达到33.48万元/人和2.07万元/人,同比增长了11.8%和1.0%,显示出组织效率的提升。

 

人均营收

 

组织提效背后是企业采取了组织精简、人员优化的策略。据统计,2023年超过40%的上市物业企业进行了裁员,这一比例较2022年上升了1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服务控股的裁员比例高达39%,最为突出。

 

此外,众多企业通过重组架构推进组织扁平化,以期提高决策效率和响应速度。例如,融创服务将区域数量从13个缩减至9个,金科服务则从17个减至12个,绿城服务则将总部职能中心整合,从7个减少到4个。总部、区域/城市公司、项目的3级组织架构逐渐成为主流,企业不断精简总部职能,强化赋能一线。这些举措不仅反映了企业对提升组织效能的迫切需求,也预示着物业行业正向更高效、更集约的管理模式转型。

 

面对员工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物业企业积极寻求突破,基层岗位革新正大力推进。新设岗位与岗位中心化是主要策略,其中保洁与增值推广倾向于新设岗位,而项目经理、客服和工程岗位则更多向区域共享转变。

 

保洁服务面临服务场景多、保洁效率低、人员招聘难等问题,部分企业探索出一条新路径:细分保洁任务,并创造性地招募社区内的闲置劳动力,尤其是拥有灵活时间的居民参与特定场景清洁(如专项窗户清洁),根据个人空档灵活排班。此举不仅缓解了人员短缺,还显著提高了清洁效率。

 

增值推广岗位的增设,旨在解决管家日常服务与增值业务推广之间的冲突,通过专业团队专攻增值业务,既保证了基础服务的质量,又促进了增值服务的有效推广。

 

基层岗位痛点

 

至于项目经理、客服和工程岗位,鉴于其工作内容的非连续性,企业正逐步推动这些岗位向中台集中管理转型,即在区域层面统一配置,而非项目单独设立,实现人员跨项目共享,有效降低了单个项目的人力成本。实践证明,客服与工程岗位的中心化调整已初见成效,平均每个项目能节约1-2个人工,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成本效益。

创建时间:2024-06-04 09:33
首页    行业动态    物企基层岗位革新大力推进,人均净利润为2.07万元/人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维修资金监管:信托计划如何防滥用与促使用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就“党建引领‘信托物业’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建议作出答复,阐述“信托物业”模式。国内有成都模式,以业主大会为委托人、物业企业为受托人,设共有财产信托基金。武汉 2023 年在武昌、洪山部分小区试点,构建信托关系、设小区信托基金,成效良好。2024 年启动《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拟支持酬金制、信托制。未来将深化研究、加强协同、立法保障。该模式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样本,提升居民获得感与治理效能。

    0 2025-05-09
  • 物业创新服务:免费租房如何为社区创造200万收益并提升缴费率?

    在物业管理行业,如何提升业主满意度、增加物业费收缴率一直是困扰从业者的难题。武汉白马泾社区与富力西溪悦居小区物业的实践或许提供了一个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免费帮业主出租闲置房产,不仅为业主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显著提升了物业与业主的关系。

    7 2025-05-08
  • 徐房集团 "物业 + 养老" 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总结

    2025 年 3 月 27 日,针对上海徐汇区老旧小区养老需求,徐房集团发布《党建引领 " 满意物业 " 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探索 " 物业 + 居家养老 " 模式。目标是实现 “三升一降”、机制创新和养老突破。分阶段推进,2025 - 2027 年逐步试点、完善体系、形成范式。推出适老化改造等特色服务,构建五力提升模型和责任矩阵。该计划具模式创新、治理升级等示范价值,为超大城市社区养老提供新路径。

    11 2025-05-07
  • 物业管理面积同比增长2.18%,物管由“拼面积”转为“拼效益”

    截至2024年底,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为694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下降4.03个百分点;合约面积均值为884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下降1.15个百分点,自2021年以来,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增速持续下降。

    5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