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普!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如何划分,影响几何?

11月18日,北京、上海两地发布楼市新政,将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普宅和非普宅标准如何划分,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什么是普宅与非普宅?

 

当前,各地对于区分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大多是根据住宅小区的建筑容积率、单套建筑面积、实际成交价格等条件进行划分。一般来说:

 

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含140平方米)以下的,是普通住宅。

 

非普通住宅一般具有更高的建设标准、更大的面积、更豪华的装修,具备居住、商业等不同的用途,比如别墅、高端公寓、花园洋房等,面积普遍都是在140平方米以上。

 

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划分标准

 

由于有了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的区分,所以以往购房者在购房时,会在土地增值税、契税、贷款利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二手房交易中,普通住房认定标准与税收优惠挂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增值税。按现行政策,个人出售2年以上的普通住房,免征增值税;个人出售2年以上的非普通住宅,仍需征收差额增值税,税率为5%。有专家就表示,北京目前仍有约30%的住宅被认定为非普通住房。

 

北京、上海明确,自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介绍,其中增值税过去最高为5%,新政实施后,房屋持有满两年可以免税。“比如上海一套房子现在1000万元左右,相比过去买来的价格,它已经涨了500万元左右。按照过去的非普通住宅标准,涨的要乘以5%的增值税费,也就是25万元。按照新政策,只要房东持有2年,就不需要交这25万元的费用,降低了房东出售二手房的税费成本。”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将促进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释放。

 

《通知》规定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在此前,个人销售、购买住房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契税,尚未申报缴纳的,符合相关规定亦可享减税优惠。

 

对于已经交房或最近正在买房的,这个税费会如何执行?专家表示,如果相关税款已经交到税务部门,原则上是不能退的。如果购房者在12月1日以后再交相关税费就可以享受本次优惠。

创建时间:2024-11-28 09:53
首页    物业百科    最新科普!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如何划分,影响几何?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