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首家物企冲刺港交所:奥联物业独立第三方模式能否破局行业寒冬?

 

3月21日,奥联物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2024年首家递表的物业管理企业。在行业调整期,这一动作被外界形容为“寒冬中的独舞者”。  

 

2025年奥联物业上市

 

业务布局:双轮驱动,高毛利社区服务成新增长点  

奥联物业自2010年起深耕住宅小区服务,2014年扩展至商企及城市空间管理领域,形成“商企服务+社区生活服务”双业务线。截至2024年底,其商企服务在管项目183个(管理面积715.4万㎡),社区服务项目156个(管理面积2436.7万㎡)。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总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社区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4%,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显著高于商企服务的11.7%。这一趋势推动奥联物业战略重心向社区服务倾斜,如年初以1.16亿元中标贵阳中环国际小区项目,进一步扩大高毛利业务规模。  

 

独立性突围:去地产化标签,第三方收入占比超96%  

作为“独立第三方”物企,奥联物业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其运营独立性。其商企服务客户全部为独立第三方,近三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3%降至26.3%,供应商亦以第三方为主。控股股东苏天鹏通过关联公司持股79.2%,但公司声称在管理、财务与运营上独立于房地产开发商,与碧桂园服务(第三方收入占比96.9%)、万物云(关联交易占比13.5%)形成对比。  

 

增长与隐忧并存:区域集中与现金流压力  

尽管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长(2024年达4460万元,复合增长率27.6%),奥联物业仍面临多重挑战。其64.6%收入依赖广东省,区域经济波动风险较高;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为-970万元,且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2年的160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840万元,回收压力凸显。  

 

未来战略:扩张+收购+智能化升级  

为突破区域限制,奥联计划通过招标扩大华南、华中和华西市场份额,并收购第三方服务商股权以快速扩容。同时,公司将引入家政、家居装修等增值服务,升级智能物业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  

 

在房企关联型物企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奥联物业的独立模式或为行业提供新路径。然而,其能否在区域风险与现金流压力下实现可持续增长,仍需市场检验。若成功上市,或将激励更多物企探索去地产化转型,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创建时间:2025-03-25 14:52
首页    行业动态    年内首家物企冲刺港交所:奥联物业独立第三方模式能否破局行业寒冬?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维修资金监管:信托计划如何防滥用与促使用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就“党建引领‘信托物业’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建议作出答复,阐述“信托物业”模式。国内有成都模式,以业主大会为委托人、物业企业为受托人,设共有财产信托基金。武汉 2023 年在武昌、洪山部分小区试点,构建信托关系、设小区信托基金,成效良好。2024 年启动《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拟支持酬金制、信托制。未来将深化研究、加强协同、立法保障。该模式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样本,提升居民获得感与治理效能。

    0 2025-05-09
  • 物业创新服务:免费租房如何为社区创造200万收益并提升缴费率?

    在物业管理行业,如何提升业主满意度、增加物业费收缴率一直是困扰从业者的难题。武汉白马泾社区与富力西溪悦居小区物业的实践或许提供了一个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免费帮业主出租闲置房产,不仅为业主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显著提升了物业与业主的关系。

    7 2025-05-08
  • 徐房集团 "物业 + 养老" 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总结

    2025 年 3 月 27 日,针对上海徐汇区老旧小区养老需求,徐房集团发布《党建引领 " 满意物业 " 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探索 " 物业 + 居家养老 " 模式。目标是实现 “三升一降”、机制创新和养老突破。分阶段推进,2025 - 2027 年逐步试点、完善体系、形成范式。推出适老化改造等特色服务,构建五力提升模型和责任矩阵。该计划具模式创新、治理升级等示范价值,为超大城市社区养老提供新路径。

    11 2025-05-07
  • 物业管理面积同比增长2.18%,物管由“拼面积”转为“拼效益”

    截至2024年底,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为694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下降4.03个百分点;合约面积均值为884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下降1.15个百分点,自2021年以来,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增速持续下降。

    5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