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集体转向,评级上调彰显物业行业价值回归

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中金公司等国际知名投行在2025年7月发布的报告中,密集上调目标价或重申对优质物管股的“增持”“跑赢行业”评级。这一动作绝非偶然,是国际资本对行业系统性风险释放、经营韧性得到验证的明确信号。

 

研报内容

 

行业复苏的深层驱动力,源于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物业管理定位的根本性跃升。会议首次明确将物业管理纳入城市治理核心体系,提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当“人民城市”理念深度落地,物业行业将迎来从传统基础服务向现代化城市服务运营商的历史性转型。

 

增量扩张

 

会议深刻指出,我国城镇化已进入稳定发展期,要求工作重心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增效。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五个转变”与“五个更加注重”构成的新发展逻辑——从“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从“转变城市工作方法”到“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每一项调整都直指“城市为人而建”的核心本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物业管理行业已从城市治理的“边缘参与者”成为“核心力量”。面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物业企业需要完成三重转型:从基础服务商转向社区生活服务运营商,从小区管理者转向城市治理末梢执行主体,从人力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头部企业不仅业绩亮眼,更在积极回馈股东,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华润万象生活2024年派息比率高达核心净利润的138%(含特别股息),两年累计分派率达100%。中金预计其2025年股息收益率可达5.1%,树立了行业回报标杆。稳定且可观的股息回报,是国际投行评估“股息能见度和派息前景稳定性”的核心依据,也是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图:2020-2024年物业服务上市公司分红总金额及增长情况

物业服务上市公司分红总金额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物业版

 

在行业整体企稳的背景下,企业呈现梯队化发展特征,大型、中型、小微物企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形成了不同优势,共同构成行业生态的多元图景:

 

大型物企:具备强品牌影响力与跨区域规模化运营能力,科技研发投入充足,在标准化服务体系搭建与资本运作上优势显著,能快速响应政策导向布局全产业链服务。

 

中型物企:深耕区域市场,对本地业主需求理解更深,服务灵活性与精细化程度较高,在特定领域(如高端住宅、产业园区、县域城市服务)易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成本控制更精准,可平衡规模扩张与服务质量,快速适配区域政策与市场变化。

 

小微物企:聚焦社区微服务,与业主物理距离近,能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如老年关怀、社区便民生活服务),运营成本低且决策链条短,易与本地业主建立信任关系,在社区治理末梢环节形成稳定服务能力。

 

尽管行业曙光初现,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业主满意度持续下降,服务质量与业主期待存在明显差距;物业费收缴率走低,部分业主因服务不达标或对收费标准存疑拒绝缴费,导致企业现金流承压;群众对物业职责边界、服务性价比的质疑增多,信任基础有待夯实。这些挑战加速了行业向“质价相符,公开透明”的转变。

创建时间:2025-08-01 09:30
首页    行业动态    国际资本集体转向,评级上调彰显物业行业价值回归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