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如何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小区越建越多,新老小区治理、民生服务等面临全新课题。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小区是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百米”。不过,当前的住宅物业管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当前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物业服务监管机制需要健全等。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加强住宅物业管理我们应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下面就让极致小编来谈一谈如何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吧。

 

物业管理平台

 

监管透明化

 

首先,物业需要更加公开透明的监督。居民与物业之间,往往由于物业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发生纠纷。应当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如实公布诸如物业服务内容和标准、收费项目和标准等信息,保障居民的知情权、选择权,从而更好地得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完善物业服务企业红黑名单制度,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服务智慧化

 

另一方面,物业服务还需插上智慧的双翼,加强技术运用和机制创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物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居民不同需求。同时,在治理结构、资金使用等方面探索新机制,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比如一些社区探索使用公共维修资金购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为破解公共维修资金使用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多方并措齐发力

 

最后,加强住宅和物业管理不仅要政府和企业发力,还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比如居民、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只有多方都参与进来,才能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才能让物业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对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城市安全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通过加强与改进住宅物业管理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物业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还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居住生活需求的同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极致科技
将物业数字化做到极致

 

创建时间:2021-02-24 15:16
首页    物业百科    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如何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带资进场”——优质项目资源争夺下的非理性竞争

    “带资进场”行为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物业项目,其发生显著集中于特定类型的住宅小区。这类项目通常具备规模大、业主付费能力较强、品牌溢出效应高等特点,服务于此类项目有助于物业企业形成稳定现金流,并提升其市场声誉与区域竞争力,提升企业规模效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价值。

    2 2025-09-30
  • 社区硬件更新,成为夯实存量资产价值的基石

    “上楼难”是老旧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最核心的痛点之一。因此,加装新梯与更新旧梯,成为本轮城市更新中确定性最高的“标配”项目。

    2 2025-09-29
  • 民营企业500强出炉,榜单中为何不见物企踪影?

    在国内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历年名单中,地产开发企业常年占据重要席位,但作为地产产业链下游关键环节的物业公司却始终缺席。即便头部民营物企年营收已突破400亿元,仍与民企500强的入门门槛存在差距。

    3 2025-09-28
  • 中指研究院举办的物业服务未来五年升级之路线上分享会,看看都有哪些观点!

    从数据上来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持续减少,2024年创新低约为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58%;2024年全国竣工面积约7.3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70%;存量市场依然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管理规模达314亿平方米,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375亿平方米。

    14 2025-09-26
  • 康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这五点或可参考!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康养产业的“启蒙期”,那么未来十年,将是这个行业从扩张走向升级、从模糊走向专业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用户真正的需求、打破体验与供给的瓶颈,将决定下一个康养时代的赢家。

    14 2025-09-24
  • 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数据背后揭示了行业现状与潜力

    数据显示,康养产业年增长率约9%,2023年市场规模达8万亿,2025年将突破10万亿,2035年更有望逼近20万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4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