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预测下未来十年住房需求可达105亿m2,与物企发展息息相关!

住房增量面积与物业公司可获取的新增在管面积息息相关。那么我国未来十年住房量需求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接下来,极致科技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近期克而瑞物管和中物研协从人口总量、城镇化率、人均住房面积、旧改和租赁房发展等维度出发,对未来十年住房增量需求进行了乐观、中性以及保守预测,具体如下:

 

在乐观预测下,在渡过了2022年二成左右的规模下跌之后,若在相似的发展水平下,各区县的城镇化率、人均住房面积增速能保持与上个十年相近的增长速度,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销售规模仍能保持在年均12亿平方米的左右的规模。

 

在中性预测下,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均出现小幅下滑,在2025年后也能稳定在8-10亿平方米的规模,十年间住宅市场成交规模为105亿平方米左右,与按照近3000个区县计算的城镇住房需求增量相近。

 

若按照最为保守的指标估计,十年后中国商品住宅成交规模或降至6-8亿平方米的区间,但十年间成交总量仍将接近90亿平方米。

 

住宅十年间成交总量

 

但在供给侧方面,鉴于目前销售端正处于规模收窄周期,接下来十年新增项目开发势必会面临更多的竞品挑战,就目前估算数据来看,全国潜在住宅供应和销售规模之比大约为6.3,假若这一广义库存去化速度在行业长效调控机制下十年间保持不变,按年均9亿平方米的保守成交量计算,十年后全国住宅在建和待建规模之和将为57亿平方米左右,较目前在建和待建规模下降38亿平方米左右。

 

按90亿增量需求规模保守测算,意味着未来十年,留给新建住宅项目的合理增量开发空间只剩下52亿平方米,仅为目前全国年均土地交易规模的1/3左右,而这也正是在本轮行业调整中,土地交易规模大幅下降的底层周期性逻辑所在。

 

不过考虑到市场的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变化趋势,预计在近三年内土地交易规模降幅会较为猛烈,甚至出现连续数年的下探调整,各类项目“暴雷”情况也会十分频繁,在行业运行相对稳定后将有所回升,在五年后新增住宅用地成交规模也会逐步与当年住房交易规模相匹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度也会随之回升。

创建时间:2023-05-05 11:07
首页    行业动态    中性预测下未来十年住房需求可达105亿m2,与物企发展息息相关!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电梯业务关注度最高

    公开资料显示,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公司。其中电梯更新与加装、承接查验是专业工程公司业务布局的重要方向。50%企业布局了电梯更新与加装,47%的企业布局了承接查验业务。

    0 2025-07-02
  • 500强物企人工成本提升至8.7万元每人

    数据显示,2014至2024年10年,全国31省市最低工资均值从1129元/月上涨至2090元/月,年均增长达到6.4%;同时各地社区基数也在不断上调,2019-2024年5年期间,31省市社保基数均值从3223元/月上涨至4652元/月,年均增长7.6%。

    7 2025-06-30
  • 电子投票系统:破解业主自治决策困局的数字化密钥

    城市化进程中,业主委员会决策存在效率低、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苏州“苏易登”APP电子投票系统提供新范式。传统决策有痛点,如时空受限、流程长、信任危机等。苏易登系统有技术突破,实现身份核验闭环、全流程数字化、多场景适配。该系统提升决策效能,实现效率革命、透明化升级、成本优化,带来治理模式变革,包括重构参与机制、建设信用体系、精准滴灌政策。未来将向智能议题生成、跨区域决策联盟、碳积分激励机制方向升级,提供“苏州经验”。

    11 2025-06-27
  • 物业管理系统包括哪些?他们未来的趋势怎么样?

    当前物业管理系统已向数字化、集成化平台转型,核心功能覆盖社区运营全流程,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智能收费与财务、客户服务与工单管理等。未来将深度融合 AI、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向智慧化、精细化、服务化方向升级,如 AI 赋能、物联网集成、数据驱动等,还会拓展适老化与社区服务。不过,行业面临数据安全、系统扩展、服务创新与人才转型等挑战。物业管理系统正成为社区生态“智慧大脑”,物业企业需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服务。

    30 2025-06-26
  • 社区增值收缩,首次负增长,毛利润首次下降,基础物业服务贡献近7成毛利

    2024年,500强物业服务企业的社区增值服务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3.5%;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则连续第三年下滑,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2.2%。

    33 2025-06-20
  • 2025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100强榜单出炉

    近期,2025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100强榜单出炉,榜单前十的依次为保利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局积余产业运营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万象生活有限公司、金茂物业服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发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深业物业运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越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城佳业物业股份有限公司、南网物业管理(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90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