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行业现状,助力物企空间资源高效运转!

空间即服务,服务即价值。近年来,在回归服务本质的内驱推动和业委会组建率大幅提升参与物业管理的外势加持下,物业行业对可经营空间资源的发掘和运营力度逐渐加大,意在盘活社区存量空间资源,让空间运营价值最大化。
 

 

空间资源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种为自有资源一般指地产商自建并委托物业公司代为运营管理的资源,如地下车位、底商等;另一种则是公区资源,属于地产商及业委会(业主)共同经营管理,如灯箱广告、电梯广告、道闸广告、公区车位等。

 

空间资源分类

 

察觉到行业对空间资源运营的迫切需求后,我们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发现,物企在空间资源运营的过程中,无法最大化利用空间资源,其主要原因在于:
 

自有资源:

 

1.租户结构单一,风险高

 
资源过度集中或向某一行业倾斜,商业环境和市场一旦变化,就极易导致单一类型的租户出租率骤减。以教培行业为例,2021年政策变动后,欣欣向荣的教培行业一朝变天,专门租用给教培机构的商业项目或园区退租率直线上升,短时间内的租户结构变化给地产商和物企造成大面积“创伤”,回血困难。
 

2.资源空置期长,损失大

 
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近两年许多行业如服装鞋帽、电子配件等工厂开始向国外转移,以求压缩成本,获取更高利润,大量的产业转移也就造成了园区资源空置率增高、空置期变长,招商困难,给地产商和物业带来了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

 

公区资源:

 

1.业务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

 
如:电梯内平面广告位和广告道闸不定期出现空白,主要是企业在进行招商时,对广告商(供应商)实力判断和签约周期的资源配置不符,资源稳定性无法保障,长此以往,出租率下降,资源利用率变低。
 

2.资源收益波动,业主方存疑

 
当空间资源收益发生大幅波动时,受益方易对物企的资源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产生怀疑。
 
综上所述:物企在空间资源运营的商机跟进、首次合同签约无错漏、后继合同递增、变更以及终止等,侧重在合作方入驻和退出的业务过程及业务流程化管理上,实际管理出发点为避免应收款发生错、漏,杜绝在收款环节或合作方退出的退款环节产生分歧和矛盾,由此可以归纳为业务的过程管理较规范及标准化,最终资源出租率较低时,往往已经形成不可逆的局面。
 
那么,空间资源的运营管理应该如何提升效率,挖掘出空间资源的最大价值?
 

1、强化资源适配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租赁配置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业务员/管理层对资源适配性了解不充分。这一点可基于资源档案,透明化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数量、性质、单位、所在区域等信息区分不同类别资源属性,充分考虑资源与租户的适配性,综合考量资源地理位置、周边设施、用户画像、费用定价等因素,为资源匹配契合度高的合作商,实现资源和商户的“双向奔赴”。

 

平衡租户结构,增加抗风险能力

 

2、平衡租户结构,增加抗风险能力

 

对于租户结构单一的难点,可科学定位资源属性,合理招商,建立合作方资料库,全面了解租户/合作商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品牌调性、合作意向及后期发展规划等,按照资源规划调整租户结构,降低因经济或政治等外界因素造成资源大量退租的概率,增加资源的抗风险能力。

 

空间资源

 

3、减少空置/空档期,降低经营损失

 

空置期无法避免,但能借助数智化功能分析调整招商、管理策略,有效缩短空置/空档期。可对即将到期的合同提前预警,提醒业务员及时跟进续约或资源释放,避免广告位、场租、设备设施等资源的长期空置或空档,减少资源空置/空档期过长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经营收入。

 

减少空置/空档期,降低经营损失

 

另外针对因空置/空档期造成的收益波动令业主存疑的问题,物企可借助系统对合同签约金额、租赁时长、资源区域等信息进行权限隔离,生成运营报告并向业主公示经营信息,打消业主的疑虑。

 

数据权限隔离

 

4、资源数据全掌控,优化决策分析

 

对于企业最关注的资源数据版块,则能够依靠资源租控图和数据报表以及可视化大屏,实时查看资源经营状态、合约状态、欠费情况等,帮助管理层实时掌控资源现状,获悉资源空置率、租用率、退租率等信息时,清晰资源的价值属性,规范资源货值管理,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价值。

 

资源租控图驾驶舱可视化大屏

 

规范化运营过程及结果,促进企业追根溯源,分析数据,及时制定或调整空间资源运营的业务标准、收入目标、经营指标、经营决策,做到因情施策,量体裁衣。
 
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势下,物企对空间资源的价值挖掘、运营的效率提升,都影响着企业高质量平稳健康发展的进程。只有正视现状,解决问题,优化决策,才能实现空间资源的保值、增值,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创建时间:2023-09-25 11:12
首页    极致动态    剖析行业现状,助力物企空间资源高效运转!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带资进场”——优质项目资源争夺下的非理性竞争

    “带资进场”行为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物业项目,其发生显著集中于特定类型的住宅小区。这类项目通常具备规模大、业主付费能力较强、品牌溢出效应高等特点,服务于此类项目有助于物业企业形成稳定现金流,并提升其市场声誉与区域竞争力,提升企业规模效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价值。

    2 2025-09-30
  • 社区硬件更新,成为夯实存量资产价值的基石

    “上楼难”是老旧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最核心的痛点之一。因此,加装新梯与更新旧梯,成为本轮城市更新中确定性最高的“标配”项目。

    2 2025-09-29
  • 民营企业500强出炉,榜单中为何不见物企踪影?

    在国内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历年名单中,地产开发企业常年占据重要席位,但作为地产产业链下游关键环节的物业公司却始终缺席。即便头部民营物企年营收已突破400亿元,仍与民企500强的入门门槛存在差距。

    3 2025-09-28
  • 中指研究院举办的物业服务未来五年升级之路线上分享会,看看都有哪些观点!

    从数据上来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持续减少,2024年创新低约为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58%;2024年全国竣工面积约7.3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7.70%;存量市场依然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管理规模达314亿平方米,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375亿平方米。

    14 2025-09-26
  • 康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这五点或可参考!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康养产业的“启蒙期”,那么未来十年,将是这个行业从扩张走向升级、从模糊走向专业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用户真正的需求、打破体验与供给的瓶颈,将决定下一个康养时代的赢家。

    14 2025-09-24
  • 康养市场规模达10万亿,数据背后揭示了行业现状与潜力

    数据显示,康养产业年增长率约9%,2023年市场规模达8万亿,2025年将突破10万亿,2035年更有望逼近20万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4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