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深入文化产业园区中的发展情况分析及建议

由于文化产业园削弱了生产、研发等职能,并不像其他类型产业园对能源保障、设备维护、卫生清洁等各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甚至部分体量较小的文化产业园自行招聘人力进行基础物业服务,并不需要物业企业提供服务。

 

传统的物业服务对于文化产业园而言过于基础,尽管文化产业园在基础物业服务上也存在不同于其他类型产业园的管理难点值得注意,如部分文化产业园由存量空间改造而成,存在距离居民空间近、楼宇设备老旧等问题。但整体来说,在实际的文化产业园管理过程中,运营职能的重要性要远高于物业服务。

 

文化产业园区

 

由于园区服务场景和服务对象的双重复杂性,园区运营服务的难度很高,物企参与的难度同样很高。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物企能够分别对B端和C端进行服务。而针对C端群体的运营是文化产业园与其他类型产业园最大的不同。文化产业园时常是B端员工下班离开,C端群体又进入到园区的情况。

 

特别是周末阶段,大批C端群体涌入园区,如北京758艺术区、首钢园等部分文化产业园已经更像是景区的概念。因此,面向C端群体的活动策划显得格外重要,例如部分园区需要在临街区域的部分进行商业配套,同时通过活动策划来吸引人流。物业企业要能深度参与其中,才会熟稔每场活动应该如何配置人力,如何进行车辆管理,动线该如何引导等诸多细节。且物企和园区也需要通过长期的磨合才能达成有效的协作。

 

综上,归结文化产业园的服务难点,还是出在复杂的服务场景和对象上。市面上几乎没有物业企业主导文化产业园区整体运营的案例,一直以来物业企业更擅长于基础的物业服务体系,要切入文化产业园,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场景相对单一的园区,或是由某一场景主导的园区,比如园区七成以上是办公场景,其余是文化消费等其他场景的园区。一方面物企本身就见长于单一场景的服务,如商办、住宅业态等。另一方面,物企需要尽可能地参与到园区的运营过程当中,少量比例的复合场景,有助于物企更顺利的参与到园区运营过程当中,并且运营的压力相对也较小。

创建时间:2024-05-08 13:56
首页    物业百科    物企深入文化产业园区中的发展情况分析及建议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2025上半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总结:物业主动撤场、空置房物业减免成热点

    2025年上半年,“空置房物业费减免”成为部分城市物业政策的关注对象,2025年以来,物业企业主动退出管理项目的案例数量较过往有所增加,成为行业当下的争议热点。中铁建物业、滨江服务、永升服务、众安智慧生活、龙湖智创生活等物企均已经或计划退出企业在管的部分项目。

    2 2025-07-04
  • 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电梯业务关注度最高

    公开资料显示,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公司。其中电梯更新与加装、承接查验是专业工程公司业务布局的重要方向。50%企业布局了电梯更新与加装,47%的企业布局了承接查验业务。

    6 2025-07-02
  • 500强物企人工成本提升至8.7万元每人

    数据显示,2014至2024年10年,全国31省市最低工资均值从1129元/月上涨至2090元/月,年均增长达到6.4%;同时各地社区基数也在不断上调,2019-2024年5年期间,31省市社保基数均值从3223元/月上涨至4652元/月,年均增长7.6%。

    12 2025-06-30
  • 电子投票系统:破解业主自治决策困局的数字化密钥

    城市化进程中,业主委员会决策存在效率低、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苏州“苏易登”APP电子投票系统提供新范式。传统决策有痛点,如时空受限、流程长、信任危机等。苏易登系统有技术突破,实现身份核验闭环、全流程数字化、多场景适配。该系统提升决策效能,实现效率革命、透明化升级、成本优化,带来治理模式变革,包括重构参与机制、建设信用体系、精准滴灌政策。未来将向智能议题生成、跨区域决策联盟、碳积分激励机制方向升级,提供“苏州经验”。

    20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