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物业退场潮?

近来,物业退场现象频繁发生,多家物业公司在各地接连官宣撤退,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反映了物业、业主、业委会等多方的复杂博弈,也蕴含着行业发展中的诸多深层问题。

物业撤场潮

从现实情况来看,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主权意识逐渐觉醒,但自治能力却有待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物业降价潮兴起,而物业公司面临人力等运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困境。在此情形下,物业撤场正从单纯的企业商业行为,逐渐演变成基层治理的重要议题。

 

以某龙头物业在重庆某小区的撤场事件为例,该小区上个月的业主大会投票,90%同意将物业费从3.2元/㎡降至1.9元/㎡。2022年12月首批次交付时,小区就因园林景观缩水引发接房风波,导致物业费收缴困难,2024全年物业费收缴率仅58%。叠加开发商遗留的电梯故障维修等额外支出,该项目累计亏损超300万元,最终致使物业决定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退出项目。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物业退场潮的背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物业费被过度砍价,使得物业公司难以维持运营;二是开发商遗留的历史问题难以解决,导致物业与业主之间矛盾重重,物业费收缴率低;三是物业、业主、业委会之间矛盾激化,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问题不断积累,最终无法调和。

 

物业退场潮对行业和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在行业内部,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一些中小型物业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进一步压缩服务成本,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从社会层面来看,物业撤场可能导致小区管理混乱,垃圾堆积、电梯故障、消防系统瘫痪等问题频发,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面对物业退场潮,行业破局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要明确“质价平衡”的行业标准,让业主和物业公司在服务定价和服务质量上有明确的参考依据。其次,物业公司应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如开展增值服务,增加收入来源,降低对物业费的依赖。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物业退场潮是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重新审视行业发展模式、优化行业生态的机遇。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建立起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才能推动物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

 

创建时间:2025-06-17 16:55
首页    物业百科    如何看待物业退场潮?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社区改造+空间运营,物业拓展新机遇

    物业可以在电梯更新与加装、外墙修缮翻新等领域切入,既解决民生痛点,又能依托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打开万亿级增长空间。

    6 2025-08-14
  • 7大重点任务,3大机遇,物业行业这次政策会议很重要!

    此次会议明确七个重点任务,分别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以及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5 2025-08-13
  • 市场空间释放,透明化倒逼物业服务竞争升级

    以北京为例,《行动计划》提出三年工作目标:2025年推动300个老旧小区引入物业服务,2026年扩大至1000个,2027年实现1800个全覆盖,将带来显著的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市场增量。另一方面,《行动计划》明确推动央产“三供一业”移交小区和市级非经营性资产移交小区的物业服务市场化,引导这类小区与物业企业签订市场化服务合同,将进一步释放物业管理市场空间。

    15 2025-08-08
  • 社保新规9月1号正式生效,谈谈对物业行业的影响!

    2025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正式生效。其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这一社保新规对劳动密集型的物业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120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