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调控与市场自由的博弈:青岛物业费降价风波是开始还是结束?

 

 

不久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局、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发文,明确要求70家物业公司降低物业费,赫然在列的包括一众头部物企。发文措辞严厉,实属少有。如:“逾期不按照要求调整物业费收费标准的,将按照价格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青岛物业费降价青岛物业费降价

 

此次青岛官方态度之所以极为明确,督促物业自查整改的决心异常之坚决,主要源于青岛市民投诉的物业问题十之八九都是服务不到位、价位不匹配等,据统计,物业费降费问题占比青岛政府投诉热线和各平台民生问题的60%。这也进一步反应了该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地乃至当前整个行业领域,物业同仁们也都本着“既然大家都如此,那我也一样”的服务态度,除非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而此次政府部门的联合发文,则是顺应民意,整治乱象,发挥引领,引导物企走向“质价相符”之路。

 

小编在此前降价仍被炒掉与涨价成功续约,物业行业的冰与火!》一文中,也曾提到过相关观点,如果说之前的重庆物业费降价潮、武汉各小区降价潮如投石入湖激起千层浪,那么此次青岛事件则进一步将物业行业置于风口浪尖。发人深省的是:此次风波究竟是政府调控与市场自由博弈的开始还是结束?后续又是否会引发一连串无法预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当各地政府纷纷出手,以强制降价介入市场时,物企又该如何应对这场生存之战?

 

多米诺骨牌效应

 

我们认为物企当务之急是提前规避风险,稳住阵脚,避免被这股浪潮吞噬。而回到本次破题的核心:物企如何做到并让业主感知到质价相符,即如何将物业服务产品化、产品价格化、价格对等化、服务感知化,已然成为行业不可回避的事实,迫在眉睫且刻不容缓!

 

质价相符常谈有之,但是鲜有清晰的判定,何为质价相符?何为质价不符?说不清,道不明,也就导致物业与业主间拉扯不清。将物业服务量化成标准的产品来明码标价,或能避免物企陷入质价不符的争议。

 

其次,对于质价不符的认定,我们也要辩证地来看待:

 

情形一:物业服务评判标准缺失,造成业户感知失真。如公共报修,从下单到完工无明确时效界定,多久算及时,多长算超时等均不清晰,且业户难以知晓工单执行进度和具体情况。加之投诉分类模糊不清,不同投诉类别处理时长也未设定时间范围……导致不了解双方约定的客户随意发表负面评价,更有部分业主受不良言论影响,传播质价不符的声音。

 

情形二:缺乏综合衡量服务量与质的数字化工具,物业有苦难言。物企365天全年无休地提供服务,期间必定包含提前完成的任务工单、自担成本超出合约范畴的额外付出,以及大部分事务在约定范围内完成,当然也难免存在小部分不及预期的服务,遗憾的是,这些偶尔未达标的服务往往更易被业主铭记并放大,而自动忽略超预期服务,这也让尽心尽力的物业人倍感委屈。

 

情形三:存在部分项目服务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项目经理未能按照总公司的质量准则、要求标准来执行,导致结果不佳,业户不满,从而造成企业品牌受损,并影响其行业声誉。

 

基于以上情形,我们还需对症下药:

 

一、敲定履约标准,统一卷面分”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时,不仅要严格按照费用等级匹配服务等级,同时也要明确作业对象,约定履约事务数量和质量,对于执行频次、作业响应时长、执行质量标准等也要有清晰的评分标准,便于物业统一卷面分。

 

二、借助数字系统,衡量服务量与质

 

通过数字系统生成物业服务说明书,针对不同定价的项目,匹配生成对应价位的服务准则,包括执行事务时间、频次、成果标准等,助力作业人员合理把握服务尺寸。同时,数字系统还可自动记录每笔作业的交付情况(如达标、超预期达标、不达标及原因等数据),以便与业户发生纠纷时,能够有理有据的引导业户客观对待。

 

数智执行标准

 

三、强化存在感,展现物业服务价值

 

通过智能工单系统,提升业户报事报修响应效率,结合工单全貌反馈,让业户及时知晓业务处理进度。同时可选择性开放服务看板,让业户参与并了解小区执行事务量及展现。并结合业主共管机制,通过扫码回查来清晰还原物业服务过程及成果,业户还可即时客观真实反馈服务体验,评分好与不好,形成服务监督闭环。

 

数字工单、扫码回查

 

可见,数字化的运用,不仅能够让业户感知到一线作业人员的综合履约质量和成果,还可基于业务需要,形成清晰、精准的数字化经营提效指标,助力物业人员更加高效的服务于业户,并有效提高业户满意度,减少投诉,降低丢盘风险。

 

逆境铸机遇,整改塑新生。如此,方可逐渐形成良性的市场合作模式,而不是任由事态发酵,陷入由政府出头来强制介入的被动困境之中。风雨40余载,物业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资本追捧到屡入寒冬……在舆论导向迅猛的当下,如何让屡陷危机的物业行业回归正轨?或许还需要各大物企的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真正重视并实现质价相符,拿出业主认可的交付成果来扭转逆境,破冰前行!

创建时间:2025-02-17 09:30
首页    极致动态    政府调控与市场自由的博弈:青岛物业费降价风波是开始还是结束?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8省7市加速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公共收益管理等长效机制

    当前,越来越多城市正加快构建以信用评价为核心的长效监管体系。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全国至少有8个省份发布或修订物业信用评价办法。其中,山西、福建等地对原有体系进行了升级,主要体现在:进一步细化评价维度,将履约质量、业主投诉处理、公共收益管理等群众关切问题纳入量化考核,并提升业主满意度权重,使评价更精准、更贴近群众感受。

    4 2025-09-17
  • 恒大物业或被收购?聊聊可能对物业行业产生的影响

    如果恒大物业成功易主,无疑将对物业行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恒大物业在行业内原本就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其总在管面积庞大,业务覆盖范围广泛。新买家接手后,可能会对恒大物业进行一系列整合与变革。

    14 2025-09-15
  • ​宜昌公积金能提来交物业费了,线上操作更方便

    9月10日,宜昌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消息,缴存人家庭(缴存人及配偶)在宜昌区域内拥有自主产权住房并缴纳物业管理费的,可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且支持线上操作。这一政策的出台,在为居民减轻生活负担的同时,也为物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思考。​

    12 2025-09-11
  • 2025年8月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数据发布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8月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TOP50”的数据来看,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点

    22 2025-09-10
  • 2025物业收费怎么算?政府指导价与市场调节价双轨政策详解

    2025年物业收费标准以“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双轨并行

    147 2025-09-09
  • 8月物业新增合约面积TOP50榜单出炉,头部表现亮眼!

    2025年8月,TOP50企业新增合约面积约7146万平方米;TOP10企业新增合约面积5487万平方米,占比71.5%,本月中海物业新增合约面积最高为1741万平方米。本月头部物企拓展规模竞争TOP10门槛较上月下降1.0%,为288万平方米。

    24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