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委会代收物业费、共管账户与酬金制真能解决问题吗?

一、物业行业舆论焦点:为何“业委会管钱”成热议话题?

 

近期,“业委会代收物业费”“建立物业共管账户”“提高信托制与酬金制合同比例”三大话题,持续占据物业行业舆论热点。不少观点认为,只要让代表业主的业委会掌控小区“钱袋子”,就能破解住宅物业难题,甚至让物业公司的存在意义变得模糊。

 

物业共管账户

 

但深入行业现状会发现,物业公司陷入信任困境,根源在于发展历程中的“插曲”。早年个别物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时,披露的毛利率超过35%,这一数据不仅引发社会各界对行业利润的关注,更让行业在后续发展中频繁遭遇质疑——即便行业协会与相关部委讨论发展规划,也需先回应“高毛利”争议。

 

叠加近年来经济下行、房价波动,以及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流量平台制造的信息茧房,再加上部分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最终形成了“物业公司不可信”的舆论印象。然而鲜少有人注意,如今当年那些高毛利企业已陷入亏损,全行业平均毛利率不仅回归理性区间,还处于持续下行趋势,行业整体正朝着更务实的方向发展。

 

二、酬金制与信托制:破解物业难题的关键是什么?

7月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基层治理是重要命题”。在物业治理领域,任何制度调整都可能影响全局,而“酬金制与信托制能否改善小区管理”,正是当前争议的核心之一。

 

1.100%缴费率:酬金制与信托制的前提条件

无论是酬金制还是信托制,其有效运行都离不开两个关键支撑:100%预缴物业服务资金,以及配套的法律制度与罚则。这两点才是破解物业乱局的核心,而非制度本身。

 

参考海外成熟经验,多数采用酬金制的地区,都有完善的法律约束兜底,且单一项目的业主缴费率能达到100%。但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住宅物业费平均收缴率仅为76.3%,远未达到酬金制所需的基础条件。

 

2.“搭便车”心理下:无缴费保障的制度难落地

“搭便车”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若缺乏高效管理手段,部分业主不交或迟交物业费,极易引发社区“公地悲剧”。这里有个现实问题:当20%业主不缴费或延迟缴费时,谁来垫资确保小区服务质量不下降?

 

支持信托制、酬金制的部分观点认为,“小区环境变差会倒逼业主主动解决问题”,但这既不符合中国小区居住现状,也忽视了人性特点。就连国际知名的“五大行”(如仲量联行、世邦魏理仕等),也纷纷战略放弃中国住宅物业市场,核心原因正是无法平衡“坚持酬金制”与“物业费收缴难”之间的矛盾。

 

3.资金缺口的恶性循环:酬金制的潜在风险

真正的酬金制以项目为核心运作,欠费业主损害的是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但物业公司既没有追缴欠费的法定权力,也缺乏垫资的意愿——毕竟酬金制下,物业公司仅收取固定服务费,无义务承担资金缺口。

 

这种情况下,若业委会主导管理,一旦项目出现资金短缺,必然陷入“服务质量下降→拒缴物业费业主增多→资金缺口扩大”的恶性循环,最终受损的还是全体业主。

创建时间:2025-09-12 16:21
首页    物业百科    业委会代收物业费、共管账户与酬金制真能解决问题吗?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