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四五规划看产业园区的财务能力

 

商务部公布2019 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显示2018国家级经开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万亿元,增长6.6%,占全国GDP11%;据科技部公布的《2018年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统计分析》显示2018169家国家级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12.0%对比两组数据,国家级园区在整体稳中有进态势下,表现开始分化随着疫情时代和“世界割裂”风险的增加,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园区的风险分化或将有所加剧 。极致小编将从园区的财务能力出发,带您了解园区在十四五期间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财务能力,做实自身的发展水平,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_极致智慧园区

 

园区的发展本质和企业一样,有三种现金流:

 

一是经营性现金流通过租售并举的方式回笼的现金,以及和地方政府分税或奖励、返还等方式获得的产业导入收入,这部分考察的是园区的经营能力和产业导入能力;

 

是筹资性现金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园区城投债等主要方式进行的融资,这方面考察的是园区的资信等级和实力;

 

三是投资性现金流通过投资具体项目、企业等,获得分红或股权变现形成的现金流,这部分考察的是园区的投资管理能力。

 

谈产业园区的财务能力,离不开其财政权,即财政结算体制。毕竟很多园区建设运营当中,一个重要的现金来源是因为履行了政府土地开发建设和产业运营的功能,而需要和政府进行财政结算。

 

产业园区的财权,有的是具备独立财权,可以设立财政金库,在税收结算体制中采用直接和地方政府进行分税制;而有的则不具备独立财权,园区内的税收需要先全额上缴,再由上级政府以转移收入的形式返还。

 

虽然两者都能获得一定的财政结算收入,但是自由度还是存在一定区别,有独立财政权的园区,管委会对收入支配具备较高的选择权;无独立财权的园区,税收返还比例还取决于上级政府的统筹安排,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调配及返还进度的影响。

 

另外,政府性基金收入分配机制多数情况下属于上级政府统一调配。当然,如果一个园区包含其他行政区划或与其他行政区划重合,这个园区就具备完全的行政区属性,比如很多地方区园合一,如桂林高新区和七星区的两区合一,如西安高新区的独立区划等,这种类型的园区财政自主性就非常高。

 

园区的财政收入除税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园区在建设阶段,产业尚未成熟,或发展原因,园区转型不成功最终造成税收创造能力较差,而政府为支持产业落地,鼓励招商引资,往往对进驻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致使税收规模有限,因此园区财力较为依赖土地出让收入。

 

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上级政府对园区的土地出让收入返还的比例通常较高,园区“土地财政”现象更为严重。但是从经验上来看,因为产业导入的竞争程度和企业的谈判能力较强,导致很多园区的产业用地其实是亏损的,一级土地开发成本实际高于产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对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

 

所以,一个园区要获得长足发展,除了财政收入支撑之外,核心来源于其自身的运作,园区的财务能力分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主要收入来源,如园区在开发建设阶段,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和政府财政拨款;成熟到一定规模,则主要为税收收入、土地转让收入、出租收入和财政拨款等;部分园区还将通过产城融合的进程,开发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并提供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等方面,形成综合性的地产和服务并举的收入,园区发展到这个阶段,更加容易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有的知名园区利用自己的成熟经验,形成品牌输出和园区异地拓展业务,通过复制形成新的收入来源;而有的园区则大力加强金融投资配套服务形成丰厚的投资收益。

 

创建时间:2021-06-02 09:35
首页    行业动态    从十四五规划看产业园区的财务能力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