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谈的园区数字化建设,究竟怎么建?

 

随着行业发展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园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致使园区的运营和发展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宏观经济环境、未来竞争模式的倒逼下,利用园区数字化建设推动园区的运营和发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园区数字化建设,具体到执行,应该如何构建?建设智慧园区系统?一步到位还是分步骤实施?…… 这些都需要园区经营方在战略规划中认真思考,制定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我们建议在园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园区数字化建设

 

定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数字化建设,也需要在事前结合自身未来目标、发展方向进行规划与设计,同时结合企业发展阶段进行相关建设,切不可人云亦云,不结合自身实际去模仿与跟随。

 

每一个数字化建设项目都需要一个清晰、明确,基于业务痛点与实际需求的建设目标,那么我们的园区数字化建设目标具体是什么?要达成怎样的建设愿景?就成为园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切入点。

 

园区资源管理


划分类


在园区规划数字化建设时,我们也需要清楚自身的园区是属于什么类别的园区,目前,园区主划分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市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但实际很多园区都是综合型园区,无法简单地归纳为某一类,因此需要依据一些因素去判断自身园区的重点在哪里,属于哪个分类。

 

在园区数字化建设时,不能追求大而全,应根据实际的园区分类进行定位,做好数字化建设规划。

 

智慧园区

 

重梳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数字化建设更是如此,虽然不用十年,但做好建设的根本还是要重视基础工作,尤其是基础的数据梳理、业务梳理与流程梳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园区数字化建设的可落地。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开始梳理:

 

1、资产资源梳理

基于资产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如:设备设施类、空间资产类、无形资产类等。特别是空间资产类,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有多少房间、车位、广告位、厂房、场地等,这关系到园区数字化建设的招商、运营、企业服务、企业收入等关键核心的建设内容。

在盘点与梳理清楚资产资源后,园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在资产资源的管理标准化上,要提供清晰、明确的思路与解决方案,为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资产类的建议与指引。

 

2、管理资源梳理

 

组织配置:企业规模最适合建设什么样的数字化园区?决策高层的意愿与决心适合建设什么样的数字化园区?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否可以为数字化建设保驾护航?管理制度对于数字化建设过程是否有指导作用?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能否基于数字化建设去反哺管理制度优化?

 

人员配置:人员配置程度是否完善?人员素质与人员构成是否满足园区数字化建设要求?数字化建设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持续性的,特别是建设完成后,持续运营才能持续地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充分赋能。

 

业务流程:各业务线的业务流程是否完整?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如何?业务流程标准化的难度与因素在哪里?

 

3、信息资源梳理

 

信息化是数字化园区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能够为园区运营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为园区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们需要梳理出,园区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有哪些?这些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到了哪里?这些信息化项目的应用情况是怎么样的?

 

在园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梳理,能够使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信息资源的应用情况,让企业可以直接将已有的、成熟的信息资源无缝或较好地融入建设中,来规避重复建设风险。

 

通过对梳理出来的资产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等的分析与诊断,我们应该可以判断,在园区数字化建设之前,到底会存在哪些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是否可以解决?

 

成本与风险评估


在确认园区数字化建设目标、根据分类明确园区建设重点、理清各类园区资源等之后,还需要对数字化建设的成本以及风险进行评估,我们建议从建设范围、建设质量、建设成本和建设进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园区风险

 

持续赋能


对于园区数字化建设这项长期的、日常的工作,我们在思考园区数字化建设的思路以及顶层设计时,应考虑本次数字化建设的持续赋能能力。同时制定数字化运营期管理标准,持续运营、赋能业务,为园区“数智化”保驾护航,提升园区的经营效益。

 

很多失败实践已经证明,数字化转型并不代表只是采买一套信息化系统,贸然使用也会给企业团队造成很大负担。我们要清楚,数字化是手段而非目的,是一个有计划、有体系、逐步完善的连续性过程。

 

物业管理系统

 

园区数字化建设就是统一数字化的工具、手段,把各种运营、内控等业务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分析以及展示,实现对园区运营的全面可知、可控、可预测,为园区运营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撑。

 

创建时间:2021-09-30 18:38
首页    极致动态    人人都在谈的园区数字化建设,究竟怎么建?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提升物业服务透明度,数字化工具助力共建和谐社区 ——从深圳物业管理宣传月看居民物业服务意识升级

    2025年5月,深圳首届物业管理宣传月活动在光明区启动,吸引了全市物业企业与居民的广泛参与。

    0 2025-05-09
  • 维修资金监管:信托计划如何防滥用与促使用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就“党建引领‘信托物业’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建议作出答复,阐述“信托物业”模式。国内有成都模式,以业主大会为委托人、物业企业为受托人,设共有财产信托基金。武汉 2023 年在武昌、洪山部分小区试点,构建信托关系、设小区信托基金,成效良好。2024 年启动《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拟支持酬金制、信托制。未来将深化研究、加强协同、立法保障。该模式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样本,提升居民获得感与治理效能。

    3 2025-05-09
  • 物业创新服务:免费租房如何为社区创造200万收益并提升缴费率?

    在物业管理行业,如何提升业主满意度、增加物业费收缴率一直是困扰从业者的难题。武汉白马泾社区与富力西溪悦居小区物业的实践或许提供了一个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免费帮业主出租闲置房产,不仅为业主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显著提升了物业与业主的关系。

    7 2025-05-08
  • 徐房集团 "物业 + 养老" 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总结

    2025 年 3 月 27 日,针对上海徐汇区老旧小区养老需求,徐房集团发布《党建引领 " 满意物业 " 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探索 " 物业 + 居家养老 " 模式。目标是实现 “三升一降”、机制创新和养老突破。分阶段推进,2025 - 2027 年逐步试点、完善体系、形成范式。推出适老化改造等特色服务,构建五力提升模型和责任矩阵。该计划具模式创新、治理升级等示范价值,为超大城市社区养老提供新路径。

    11 2025-05-07
  • 物业管理面积同比增长2.18%,物管由“拼面积”转为“拼效益”

    截至2024年底,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为694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下降4.03个百分点;合约面积均值为884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下降1.15个百分点,自2021年以来,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增速持续下降。

    7 2025-05-06
  • 国内十大物业管理软件系统排名,谁是行业领头羊?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物业管理行业的当下,一款优质的物业管理软件系统,已然成为物业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服务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利器。面对琳琅满目的软件产品,究竟哪些在行业内能脱颖而出,占据领先地位呢?下面将为您揭晓国内十大物业管理软件系统排名,看看您对它们了解有多少~

    28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