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行业方案
- 智慧物业
- 智慧园区
- 智慧社区
- 未来社区
- 数字决策
-
产品方案
- 物业收费
- 收费管理
- 催收管理
- 业财税银一体化
- 租赁经营
- 房源定价
- 招商管理
- 租赁管理
- 合同管理
- 入驻管理
- 报表分析
- 停车改造
- 无人值守六要素
- 改造步骤
- 平台清分
- 车场应急
- 发票管理
- 商户优惠
- 车场大数据
- 人力共享
- 招聘管理
- 人事管理
- 培训管理
- 绩效管理
- 薪酬管理
- 报表分析
- 现场管理
- 品质服务
- 客户服务
- 人行管理
- 车行管理
- 安保巡检
- 设备管理
- 保洁绿化
- 空间拓展
- 资源盘点
- 资源定价
- 合同管理
- 空间外拓
- 集中采购
- 物料档案
- 采购管理
- 库存管理
- 供应商管理
- 报表分析
- 外包业务
- 外包资源管理
- 供应商合同管理
- 履约验收
- 结算管理
- 增值运营
- 生活服务
- 惠民服务
- BI决策支持
- 数据指标库
- 数据模型
- 多端决策
- 数据安全
-
生态圈
- RPA数字员工
- 电子签章
- AI视频监控
-
共享中心
-
极致云
-
关于极致


-
首页
-
行业方案
- 智慧物业
- 智慧园区
- 智慧社区
- 未来社区
- 数字决策
-
产品方案
- 物业收费
- 收费管理
- 催收管理
- 业财税银一体化
- 租赁经营
- 房源定价
- 招商管理
- 租赁管理
- 合同管理
- 入驻管理
- 报表分析
- 停车改造
- 无人值守六要素
- 改造步骤
- 平台清分
- 车场应急
- 发票管理
- 商户优惠
- 车场大数据
- 人力共享
- 招聘管理
- 人事管理
- 培训管理
- 绩效管理
- 薪酬管理
- 报表分析
- 现场管理
- 品质服务
- 客户服务
- 人行管理
- 车行管理
- 安保巡检
- 设备管理
- 保洁绿化
- 空间拓展
- 资源盘点
- 资源定价
- 合同管理
- 空间外拓
- 集中采购
- 物料档案
- 采购管理
- 库存管理
- 供应商管理
- 报表分析
- 外包业务
- 外包资源管理
- 供应商合同管理
- 履约验收
- 结算管理
- 增值运营
- 生活服务
- 惠民服务
- BI决策支持
- 数据指标库
- 数据模型
- 多端决策
- 数据安全
-
生态圈
- RPA数字员工
- 电子签章
- AI视频监控
-
共享中心
-
极致云
-
关于极致
人人都在谈的园区数字化建设,究竟怎么建?
随着行业发展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园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致使园区的运营和发展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宏观经济环境、未来竞争模式的倒逼下,利用园区数字化建设推动园区的运营和发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园区数字化建设,具体到执行,应该如何构建?建设智慧园区系统?一步到位还是分步骤实施?…… 这些都需要园区经营方在战略规划中认真思考,制定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我们建议在园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定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数字化建设,也需要在事前结合自身未来目标、发展方向进行规划与设计,同时结合企业发展阶段进行相关建设,切不可人云亦云,不结合自身实际去模仿与跟随。
每一个数字化建设项目都需要一个清晰、明确,基于业务痛点与实际需求的建设目标,那么我们的园区数字化建设目标具体是什么?要达成怎样的建设愿景?就成为园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切入点。
划分类
在园区规划数字化建设时,我们也需要清楚自身的园区是属于什么类别的园区,目前,园区主划分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市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但实际很多园区都是综合型园区,无法简单地归纳为某一类,因此需要依据一些因素去判断自身园区的重点在哪里,属于哪个分类。
在园区数字化建设时,不能追求大而全,应根据实际的园区分类进行定位,做好数字化建设规划。
重梳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数字化建设更是如此,虽然不用十年,但做好建设的根本还是要重视基础工作,尤其是基础的数据梳理、业务梳理与流程梳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园区数字化建设的可落地。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开始梳理:
1、资产资源梳理
基于资产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如:设备设施类、空间资产类、无形资产类等。特别是空间资产类,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有多少房间、车位、广告位、厂房、场地等,这关系到园区数字化建设的招商、运营、企业服务、企业收入等关键核心的建设内容。
在盘点与梳理清楚资产资源后,园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在资产资源的管理标准化上,要提供清晰、明确的思路与解决方案,为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资产类的建议与指引。
2、管理资源梳理
组织配置:企业规模最适合建设什么样的数字化园区?决策高层的意愿与决心适合建设什么样的数字化园区?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否可以为数字化建设保驾护航?管理制度对于数字化建设过程是否有指导作用?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能否基于数字化建设去反哺管理制度优化?
人员配置:人员配置程度是否完善?人员素质与人员构成是否满足园区数字化建设要求?数字化建设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持续性的,特别是建设完成后,持续运营才能持续地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充分赋能。
业务流程:各业务线的业务流程是否完整?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如何?业务流程标准化的难度与因素在哪里?
3、信息资源梳理
信息化是数字化园区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能够为园区运营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为园区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们需要梳理出,园区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有哪些?这些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到了哪里?这些信息化项目的应用情况是怎么样的?
在园区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梳理,能够使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信息资源的应用情况,让企业可以直接将已有的、成熟的信息资源无缝或较好地融入建设中,来规避重复建设风险。
通过对梳理出来的资产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等的分析与诊断,我们应该可以判断,在园区数字化建设之前,到底会存在哪些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是否可以解决?
成本与风险评估
在确认园区数字化建设目标、根据分类明确园区建设重点、理清各类园区资源等之后,还需要对数字化建设的成本以及风险进行评估,我们建议从建设范围、建设质量、建设成本和建设进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持续赋能
对于园区数字化建设这项长期的、日常的工作,我们在思考园区数字化建设的思路以及顶层设计时,应考虑本次数字化建设的持续赋能能力。同时制定数字化运营期管理标准,持续运营、赋能业务,为园区“数智化”保驾护航,提升园区的经营效益。
很多失败实践已经证明,数字化转型并不代表只是采买一套信息化系统,贸然使用也会给企业团队造成很大负担。我们要清楚,数字化是手段而非目的,是一个有计划、有体系、逐步完善的连续性过程。
园区数字化建设就是统一数字化的工具、手段,把各种运营、内控等业务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分析以及展示,实现对园区运营的全面可知、可控、可预测,为园区运营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撑。
【相关文章推荐】
-
-
2025年以来,“降费风潮”仍在持续,争议背后是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和痛点
自2024年各地物业费限价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相继掀起物业费调价潮,截至目前,围绕物业费降价、物业服务标准的争议仍在持续发酵,上海、重庆、武汉、郑州、常州等出现物业费降价呼声
넶13 2025-07-08 -
2025下半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展望
截至2024年底,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为694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下降4.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物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也显著持续放缓,已经下降至5%以内。2024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均值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较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2024年,物业服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45.97亿元,同比增长4.01%,增速较上一年下降了3.82个百分点。
넶15 2025-07-07 -
2025上半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总结:物业主动撤场、空置房物业减免成热点
2025年上半年,“空置房物业费减免”成为部分城市物业政策的关注对象,2025年以来,物业企业主动退出管理项目的案例数量较过往有所增加,成为行业当下的争议热点。中铁建物业、滨江服务、永升服务、众安智慧生活、龙湖智创生活等物企均已经或计划退出企业在管的部分项目。
넶71 2025-07-04 -
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电梯业务关注度最高
公开资料显示,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公司。其中电梯更新与加装、承接查验是专业工程公司业务布局的重要方向。50%企业布局了电梯更新与加装,47%的企业布局了承接查验业务。
넶14 2025-07-02 -
500强物企人工成本提升至8.7万元每人
数据显示,2014至2024年10年,全国31省市最低工资均值从1129元/月上涨至2090元/月,年均增长达到6.4%;同时各地社区基数也在不断上调,2019-2024年5年期间,31省市社保基数均值从3223元/月上涨至4652元/月,年均增长7.6%。
넶30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