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如何做好物业管理加减法?

物企做好物业管理加减法对于提升其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创造健康有序的小区环境来说至关重要。物企如何才能做好管理加减法?对此,极致科技小编整理了部分内容,如下:

 

一、物业“+”强服务方面

 

1、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新。建立线上信息沟通平台,如微信群、APP等,在线即可实现业主报修、收费等服务,让物企与业主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2、提高服务效率,服务“+”快。物企首先需树立服务快的思想意识,从流程设计、监督检查、调动员工积极性等方面入手,设定时限、迅速回应。加快更新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达到或超越业主的心理预期。

 

2、拓宽服务范围,服务“+”量。物企可充分利用掌握的客户资源,围绕业主需求,积极开展延伸服务,打造社区一公里的商业圈。为社区居民提供餐饮、家政、养老等与业主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既增加了服务品种,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物业管理加减法

 

二、物业“-”少成本

 

1、科学管理,“-”人力成本。(1)科学配置岗位人员。采取定岗定员和综合值班结合的人员排班方式,服务人员一专多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服务运作时间和在岗人员。(2)采用先进技术、材料工具减少人员使用。采用传感技术,传输设施设备运行数据,减少维修养护工作量;采用机械清扫、清洁设备减少保洁工作量;采用监控、门禁设备等方式减少秩序维护工作量。

 

2、抓住关键,“-”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及时发现解决小的问题和故障,以免累积成大的事故,付出更多的维修成本。

 

以上内容为物企做好管理加减法的部分内容,总而言之,物企做好管理加减法不仅能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增强业主满意度,也能起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创建时间:2022-12-05 09:35
首页    物业百科    物企如何做好物业管理加减法?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五一假期物业管理全攻略:住宅、商场、景区安全运营指南

    五一假期是居民出行、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各类物业管理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段。不同业态的物业在节假日期间面临的管理重点各异,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和服务方案。

    0 2025-04-28
  • 智慧气象预警赋能物业管理:福田区应急响应体系升级实践

    福田区探索“气象预警 + 智慧物业”联动机制,升级应急响应体系。搭建多源数据融合平台、运用 AI 风险评估模型和智能终端联动机制实现技术突破。全流程升级应急管理,预警阶段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处置阶段依标准配置物资,恢复阶段开发评估模块。该实践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延伸服务价值、构建行业标准。2024 年安全事故和保险赔付下降,物业衍生收入占比提升。未来智慧物业应急管理将更精准、主动,服务模式延伸,需开发相关产品构建韧性体系。

    1 2025-04-28
  • 文昌法院"三端联动"机制:政企协同化解物业纠纷的创新实践

    文昌法院会文法庭创新建立的"三端联动"物业纠纷化解机制,通过前端特邀调解、中端圆桌议事、末端整改回访的闭环设计,实现了"企业规范服务-业主理性维权-社会协同共治"的治理新生态。该机制自2024年下半年实施以来,已成功化解141件物业纠纷,诉前化解率达100%,调撤率47.46%,涉诉小区物业费收缴率显著提升,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法治样本。

    4 2025-04-27
  • 11岁男孩一个鞭炮炸飞井盖,致兄弟俩九级伤残!物业因监控缺失被判担责12万

    近期一起物业纠纷案件中,物业公司因未能提供充分的服务执行记录而被法院驳回诉求,这一案例凸显了物业服务过程留痕的重要性。本文将剖析物业服务留痕的法律意义,探讨业主自治与专业管理的平衡之道,并介绍极致科技品质管理系统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物业企业实现全流程留痕,提升服务透明度和业主信任度。

    4 2025-04-25
  • 2025物业行业趋势: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AI赋能质价相符新生态

    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物业管理行业已全面进入存量时代,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增速降至2.18%,行业正经历从"扩规模"到"增绩效"的战略转型。面对基础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83.71%、增值服务持续收缩的市场格局,领先物企正通过AI技术应用、服务标准化和质价相符机制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本文将深度解析行业转型的三大核心路径及未来机遇。

    10 2025-04-24
  • 政策解读:深圳市物业管理评标评审专家库启用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2025 年 4 月 15 日深圳启用新一届物业管理评标评审专家库。政策背景是规范行业生态,解决评标评审机制专业性和公正性问题,呼应“双碳”目标。核心内容包括严格组建标准、双轨评审职能和动态管理机制。其对行业影响深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业主权益保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深圳经验可供全国借鉴,如标准化建设、数字化赋能、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但政策落地需完善配套细则,这一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

    10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