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非住业态拓展占比为何会逐步超越住宅业态,相关原因在这!

近期,物企非住业态的拓展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且依据已有的数据来看,物企非住业态拓展占比逐步超越住宅业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极致科技小编整理了相关答案,以供大家参考!

 

1.市场需求因素

 

据相关数据预测,2022年,我国物业管理市场规模约为355.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非住业态面积达到约135.1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6%,占总物业管理面积的38%。预计2023年,我国整体物业管理规模将接近400亿平方米,非主业态规模将超过200亿平方米,占比超总管理面积的50%。

 

图:我国物业管理及非主业态市场规模(单位:亿平方米)

非主业态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亿翰物研

 

2.物企转型层面

 

受地产端影响,住宅业态项目增量放缓,非住业态的发展成为了物业企业发展的新蓝海,无论是从可挖掘市场空间来看,还是从收益高及物业费收缴率及细分业态数量来看,相对住宅物业都是有很大优势的,例如部分商业物业费用超10元甚至20元/平方米/月。

 

目前,物企对于非住业态的拓展,大多集中在办公、商业、酒店、学校、医院、轨交等,其他包括能源物业、电力物业、景区物业等目前较少。

 

图表:物企业态盈利能力概览

物企业态盈利能力

数据来源:亿翰物研

 

3.政府支持层面

 

据亿翰物研监测1月重点城市的招标数量达到3000余条,公建物业需求占比达到35.8%,其次是学校物业占比达26.7%,商办物业占比达13.9%,物企在这些领域获得项目机会较多,物企可以顺应城市精细化治理要求,着重发力公建物业,提升公建物业在整体项目拓展中的比例,完善业态结构。

 

图表:2023年1月各物业类型招标情况

各物业类型招标情况

数据来源:亿翰物研

 

4.非住业态拓展三大趋势显现

 

第一,行业格局不断优化,行业内优胜劣汰现象逐渐显现

 

一些大型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影响力,一些优质的非住业态物业服务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例如新大正的机场业态、保利物业的城市服务、世茂服务的高校服务等。

 

第二,物企开始追求以质为本的扩张

 

物业服务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业维修和管理,高品质服务才是物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核心要素。且很多非住业务都对服务企业的专业性、人员素质等有着一定的准入门槛,例如城市服务、轨道交通等,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物企的非住业务往更高质量、更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三,技术创新推动物企数智化发展加速

 

由于非住业务往往具有体量大、人群复杂、协同发展要求高等特点,超95%的物企依然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挖掘数字物业的使用场景,例如无人机巡检、智慧停车、研发一体化平台等,而这种探索也正驱动着物业行业朝着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以上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物企非住业态拓展占比逐步加大的原因,而物企应当如何更好的进行非住业态拓展,极致科技小编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给出答案!

创建时间:2023-03-01 17:03
首页    行业动态    物企非住业态拓展占比为何会逐步超越住宅业态,相关原因在这!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提升物业服务透明度,数字化工具助力共建和谐社区 ——从深圳物业管理宣传月看居民物业服务意识升级

    2025年5月,深圳首届物业管理宣传月活动在光明区启动,吸引了全市物业企业与居民的广泛参与。

    7 2025-05-09
  • 维修资金监管:信托计划如何防滥用与促使用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就“党建引领‘信托物业’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建议作出答复,阐述“信托物业”模式。国内有成都模式,以业主大会为委托人、物业企业为受托人,设共有财产信托基金。武汉 2023 年在武昌、洪山部分小区试点,构建信托关系、设小区信托基金,成效良好。2024 年启动《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拟支持酬金制、信托制。未来将深化研究、加强协同、立法保障。该模式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样本,提升居民获得感与治理效能。

    5 2025-05-09
  • 物业创新服务:免费租房如何为社区创造200万收益并提升缴费率?

    在物业管理行业,如何提升业主满意度、增加物业费收缴率一直是困扰从业者的难题。武汉白马泾社区与富力西溪悦居小区物业的实践或许提供了一个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免费帮业主出租闲置房产,不仅为业主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显著提升了物业与业主的关系。

    9 2025-05-08
  • 徐房集团 "物业 + 养老" 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总结

    2025 年 3 月 27 日,针对上海徐汇区老旧小区养老需求,徐房集团发布《党建引领 " 满意物业 " 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探索 " 物业 + 居家养老 " 模式。目标是实现 “三升一降”、机制创新和养老突破。分阶段推进,2025 - 2027 年逐步试点、完善体系、形成范式。推出适老化改造等特色服务,构建五力提升模型和责任矩阵。该计划具模式创新、治理升级等示范价值,为超大城市社区养老提供新路径。

    16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