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门联合发文《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推动智慧物业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5部门联合印发《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数据赋能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与民生服务水平。

 

五部门联合发文

 

一、构建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体系。深化“一网统管”建设,构建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建立数据赋能、分级协作、闭环落实的智慧高效治理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综合运行和治理中心,探索建立基于智能中枢的多级贯通智能化平台,推进城市运行、综合治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系统互联接入,提升监测预警、事件流转、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等核心能力。加强基础平台功能整合、协同发展,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二、数智赋能城市应急安全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等城市风险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提高风险早期识别预警能力。探索利用大模型开展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快速综合研判,优化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加强提升灾前防范能力。建立覆盖全域、全灾种的城市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数字化预案库,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多视角、跨领域智慧应急场景仿真推演。

 

三、提升民意速办服务效能。推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多元治理力量全过程参与机制。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加快整合政务服务、基层网格、12345热线、舆情信访等渠道数据,推进民意速办、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坚持依法治市,深化数据赋能网格管理、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和矛盾解纷等数字化应用,提升社情民意实时感知与精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基层报表“一数一源”“统采共用”机制,有序推进基层信息填报渠道整合,探索拓展信息社会化、自动化采集等新模式。

 

四、推进智惠公共服务。支持各地增加“一网通办”特色事项,推动银行、医院、电信等更多公共服务集成办理,压减整体办理时长和跑动次数。加快拓展医疗电子处方流转、费用一站结算、诊疗数据共享等应用场景,推广远程会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服务。发展健康管理、保险快速理赔等数据融合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拓展“人工智能+教育”“一网通学”等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五、发展智创品质生活。打造数字赋能文旅、体育、数字消费等新型数字生活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场景应用。强化数智技术在文旅内容创作、场景生成、导游导览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推进博物馆文物、古籍文字、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加快推进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健身场地共享共用。推动传统商圈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商店、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等数字消费新场景,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发碳足迹核算、碳交易等创新应用。

 

六、优化数字友好人居环境。利用数据分析精准识别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服务需求,持续推动城乡公共空间、数字服务适老化、适幼化和无障碍改造。推进医疗机构、康养机构、托育服务机构、家政机构数据有序共享、开发利用,强化“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资源一站式集成,推进助餐、助洁、助急等个性服务。开展覆盖全民的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实施城市间结对数字帮扶行动,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跨区域、跨城乡流动,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城乡融合。

 

七、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以产促城。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闲置商业楼宇、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功能改造,打造数据创新创业载体,建立数据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依托产业园区构建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资源池,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实践,打造城市首试首用体验场。

 

八、推动城市经济智慧调度监测。构建城市经济运行协同调度与监测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消费就业、物价波动、项目投资、金融运行等多元数据的全域汇聚与智能分析,构建经济监测预警模型,提升宏观经济前瞻研判能力。建立企业服务支撑体系,利用多维数据画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产融高效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数字经济监测分析。

创建时间:2025-11-06 15:32
首页    行业动态    5部门联合发文《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推动智慧物业发展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