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季度全国商品房累计成交总额约3.1万亿,表现亮眼!

据亿翰智库发布的房地产第一季度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1季度全国商品房累计成交总额约3.1万亿,同比增长4.1%,总量仅次于2021年1季度,达到历史第二高位。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为3亿平米,同比下滑1.8%,可见成交均价已有明显修复。

 

楼市交易金额

 

极致科技小编整理了以下几点市场回暖的原因:

 

一是,购房者积压需求的持续性释放。202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房企暴雷事件的频繁出现,行业信心陷入缺失境地,致使不少想要买房的消费者陷入观望阶段,而随着2022年年末楼市市场的回暖,消费者的担忧情绪得到部分缓解,买房需求者开始释放需求;

 

二是,各项低利率政策,让不少购房者开始行动;

 

三是,2023年疫情的消散,让各行各业逐步回归正轨,消费者群体收入也趋于稳定,增加了购买房子的信心;

 

四是,企业推盘意愿和能力的跟随。于房企而言,三月是实现销售业绩的关键节点,出于抢收业绩的考虑,企业愿意并且有能力推出优质资源。而且推出货值还有一显著特点,货值主要集中在基本面优,需求、购买力有支撑的核心城市,如上海、北京、杭州、宁波等,由于固有的优势存在,所以项目去化难度不大,这也带动了销售业绩的释放,同时也带动了成交均价的上行。

 

以上种种因素的叠加影响,需求得以有效释放。

 

总体而言,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但并不能说明市场已经热起来或者过热,当下,企业和购房者的负面预期仍然存在,各种支持性政策仍需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强化落实,推动市场整体预期改善,进而引导行业更快走向良性发展道路,同时房地产的回暖发展,也近利好物企市场,对提高物企规模均具有一定的利势!

创建时间:2023-04-20 10:57
首页    行业动态    2023年1季度全国商品房累计成交总额约3.1万亿,表现亮眼!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8省7市加速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公共收益管理等长效机制

    当前,越来越多城市正加快构建以信用评价为核心的长效监管体系。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全国至少有8个省份发布或修订物业信用评价办法。其中,山西、福建等地对原有体系进行了升级,主要体现在:进一步细化评价维度,将履约质量、业主投诉处理、公共收益管理等群众关切问题纳入量化考核,并提升业主满意度权重,使评价更精准、更贴近群众感受。

    4 2025-09-17
  • 恒大物业或被收购?聊聊可能对物业行业产生的影响

    如果恒大物业成功易主,无疑将对物业行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恒大物业在行业内原本就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其总在管面积庞大,业务覆盖范围广泛。新买家接手后,可能会对恒大物业进行一系列整合与变革。

    14 2025-09-15
  • ​宜昌公积金能提来交物业费了,线上操作更方便

    9月10日,宜昌住房公积金中心发布消息,缴存人家庭(缴存人及配偶)在宜昌区域内拥有自主产权住房并缴纳物业管理费的,可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且支持线上操作。这一政策的出台,在为居民减轻生活负担的同时,也为物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思考。​

    12 2025-09-11
  • 2025年8月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数据发布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8月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传播TOP50”的数据来看,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点

    22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