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降费风潮”仍在持续,争议背后是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和痛点

基础服务物业费定价及收缴问题仍是很多物业公司面临的问题。自2024年各地物业费限价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相继掀起物业费调价潮。截至目前,围绕物业费降价、物业服务标准的争议仍在持续发酵,上海、重庆、武汉、郑州、常州等出现物业费降价呼声,并呈现三种结果:

 

第一,部分住宅项目实现成功降费,如近期,浦东大华斐勒公园通过业委会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将物业费单价调整为住宅8元/㎡、地下室4元/㎡(原物业合同约定物业费单价为住宅10元/㎡、地下室5元/㎡)。

 

第二,少数住宅项目经多轮协商后仍在僵持中。重庆江山樾项目经历两轮协商会议后仍没有结果,物业公司也没有正式回复,这类案例反映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博弈。

 

第三,物业公司迫于降费压力退出在管小区。如重庆市中渝·春华秋实小区今年3月召开业主大会,要求将物业费降低40%,物业公司5月发布公告退出项目。此类项目反映了物业公司坚守价格和服务底线,拒绝“低价高配”。对于物业费降价的物业费争议的背后反映的是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和痛点。

 

物业费降价潮

 

因此,对物业费定价机制的创新和探索势在必行。万物云以服务透明、价格匹配需求为切入点,创新提出物业清单化服务加弹性定价的模式,其核心在于将物业费的定价权和部分选择权交还给业主。业主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和服务效果,物业公司根据业主的选择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化解传统模式供需错配矛盾,使“服务-价格”更透明。“弹性定价”模式开始进入实践阶段,有望引发行业物业费定价模式新变革。5月21日,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人民政府发布《万科金域学府翰林小区临时业主大会通知》。公开资料显示,该小区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将通过召开业主大会的形式,进行物业服务合同重新签订,并引入“弹性定价”模式。

 

此外,为了解决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争议和矛盾,对物业费收费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托制”和“信酬制”两种创新的物业费收费模式,主要目的是提升物业服务、收费与开支、公共收益的透明度,未来或将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物业费收费模式的创新驱动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政策的推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四条明确:“业主可自行管理或委托物业服务人管理”为信托制和信酬制的产生提供了基本依据;多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信托制收费模式并开展试点,如武汉市武昌区近几年开展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已有30个住宅小区成功引入这一创新模式;海南省推出信酬制模式,并形成系统的操作指南。

 

第二,业主权利意识的觉醒,对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的诉求升级,业委会的实际组建率逐渐提升,促进了创新收费模式的发展。第三,新技术赋能使物业费及公共收益透明化,实时、公开监督每一笔开支成为可能。

 

表:各种物业费收费模式的对比

各种物业费收费模式的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指研究院整理

 

创建时间:2025-07-08 09:21
首页    行业动态    2025年以来,“降费风潮”仍在持续,争议背后是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和痛点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