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市场数字化投入保持高增长,数字化覆盖的业务场景多元且全面

2023年,在多个地区放松限购的背景下,今年被认定是房地产行业止跌回升的转折点。随着行业发展的加快,数字化发展正在逐步显现。通过研究及与行业专家访谈,与我们的研究一致的是,房地产数字化的整体规模是止跌回升的趋势。

 

住宅租赁数字化规模

 

2023年,住宅租赁市场的数字投资保持了高增长率,使租赁公司能够在运营和客户获取方面增加价值。市场知名度迅速提升,虽然销售收入只有30多亿元,但未来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同样,产业园区的数字化投资基础比较大,多个产业协同发展,保持了数字化的高增长率。此外,物业数字化由于现金流收入较高,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商业数字化市场也稳步增长。

 

租赁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发展迅速,未来两三年将成为快速增长期。我们认为,经过住房租赁市场多年的发展,其数字化覆盖已经具备了多样化和全面的业务场景。

 

租赁数字化发展速度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在运营的项目几乎100%使用数字化运营平台,80%的项目开通了全渠道获客平台,65%的项目拥有运营、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但国企入局后,带动了大型租赁社区的建设,租赁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建设的重点。各家企业的数字化系统不断迭代升级,多家企业搭建了租赁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未来,数字平台将在客户获取、运营以及产融融合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一些房地产首席信息官还担任科技公司、数字部门或房地产集团旗下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从成本中心过渡到收入中心。数字化部门或科技企业发展外部公司业务,通过多个服务项目形成稳定的轻资产输出模式。

 

地产集团数字化

 

一方面,在数字化部门营收远低于支出的背景下,为企业带来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降本路径。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业务的下滑趋势,数字部门已转型为收入中心。数字化业务与企业核心业务捆绑在一起,发展了许多收入和增值业务,并深入培育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战略,以改善客户体验。

创建时间:2023-10-30 09:38
首页    行业动态    租赁市场数字化投入保持高增长,数字化覆盖的业务场景多元且全面
浏览量:0

【相关文章推荐】

  • 2025年以来,“降费风潮”仍在持续,争议背后是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和痛点

    自2024年各地物业费限价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相继掀起物业费调价潮,截至目前,围绕物业费降价、物业服务标准的争议仍在持续发酵,上海、重庆、武汉、郑州、常州等出现物业费降价呼声

    5 2025-07-08
  • 2025下半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展望

    截至2024年底,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为694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速较上年下降4.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物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也显著持续放缓,已经下降至5%以内。2024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均值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较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2024年,物业服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45.97亿元,同比增长4.01%,增速较上一年下降了3.82个百分点。

    4 2025-07-07
  • 2025上半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总结:物业主动撤场、空置房物业减免成热点

    2025年上半年,“空置房物业费减免”成为部分城市物业政策的关注对象,2025年以来,物业企业主动退出管理项目的案例数量较过往有所增加,成为行业当下的争议热点。中铁建物业、滨江服务、永升服务、众安智慧生活、龙湖智创生活等物企均已经或计划退出企业在管的部分项目。

    48 2025-07-04
  • 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电梯业务关注度最高

    公开资料显示,TOP30物企中已有近6成企业布局专业工程公司。其中电梯更新与加装、承接查验是专业工程公司业务布局的重要方向。50%企业布局了电梯更新与加装,47%的企业布局了承接查验业务。

    13 2025-07-02
  • 500强物企人工成本提升至8.7万元每人

    数据显示,2014至2024年10年,全国31省市最低工资均值从1129元/月上涨至2090元/月,年均增长达到6.4%;同时各地社区基数也在不断上调,2019-2024年5年期间,31省市社保基数均值从3223元/月上涨至4652元/月,年均增长7.6%。

    25 2025-06-30
  • 电子投票系统:破解业主自治决策困局的数字化密钥

    城市化进程中,业主委员会决策存在效率低、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苏州“苏易登”APP电子投票系统提供新范式。传统决策有痛点,如时空受限、流程长、信任危机等。苏易登系统有技术突破,实现身份核验闭环、全流程数字化、多场景适配。该系统提升决策效能,实现效率革命、透明化升级、成本优化,带来治理模式变革,包括重构参与机制、建设信用体系、精准滴灌政策。未来将向智能议题生成、跨区域决策联盟、碳积分激励机制方向升级,提供“苏州经验”。

    25 2025-06-27